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素问·异法方宜论》:“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及饮食习惯对人身体的影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的重要性。因此当饮食习惯不合理时,身体就会有不同反应和表现。比如:肥胖、体力下降,肠胃消化不好等,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容易患病。因此,我们应该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尽可能远离疾病。不良习惯一:高脂肪类食物食用过多《黄帝内经》讲:“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阐述了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身体内部易得病。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脂肪是人体很重要的能量,是生命体运转的必需品。脂肪,俗称油脂,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它既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之一。我们通过食物摄入的脂肪先在肠胃中消化吸收,一部分做为维持生命体所需的的能量消耗掉,大部分又再度转变为脂肪,在人体内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脂肪使细胞有了存在的基础。依赖于脂类物质构成的细胞膜,将细胞与它周围的环境分隔开,使生命得以从原始的浓汤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向更加复杂的形式演化的可能。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脂肪这样的物质存在,就没有生命可言。体内存储的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常吃高脂肪的食物,不但免疫力会下降,同时还要注意脂肪肝。脂肪肝又称为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它是由甘油三脂通过脂肪变性所积累在肝细胞。脂肪肝形成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长期酗酒、滥服药物、营养过剩、营养不良、疾病引发的有糖尿病、肝炎、甲状腺机能亢进、重度贫血、高血脂症等,但致病几率最高的就是饮食这一种原因。脂肪摄入过度,比如油炸食物等,当热量消耗不完时就会被转化为甘油三脂。营养过剩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脂肪代谢异常会促使游离脂肪酸大量进入肝脏,形成脂肪肝。不良习惯二:饮食添加过多盐《黄帝内经》讲:“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现代研究表明,盐摄入量过多,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与肾脏负担,进一步引起排钠障碍,从而使血压升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往往是吃得太咸太油,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时,眼睛常常出现肿胀情形。这是因为眼部区域的淋巴液流动变慢,滞留在眼睛附近造成肿胀。而如果饮食中钠的摄入量过多,还容易阻碍身体内循环。长时间下来,不仅循环代谢变慢,也会降低免疫系统功能,皮肤也越来越糟糕。此外,含碘量高的饮食中的矿物碘会使毛孔肿胀,导致脸上的痘痘爆发。而吃太多重咸食物、或例如海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会加重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脂出现代谢障碍,长出更多痘痘及粉刺。不良习惯三:食用过多乳制品《黄帝内经》讲:“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从中医的理念来说,牛奶偏寒,适合未成年人食用。因为小孩属于纯阳之体,可以抵御牛奶的寒性,很好的把牛奶中的有效成分消掉、化掉,变成身体所需的能量,更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摄入过多的寒性食物,寒凝于内易伤中土之阳,妨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致胀满发生。不良习惯四:摄入过多含糖食物《黄帝内经》讲:“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胃乃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供给全身所需之能量。甘能补脾,适当的甜食有利于增强脾胃的功能。土克水,摄入甜食过多会影响肾的功能。肾乃先天之本,主骨生髓,所以甜食过多对肾功能影响的身体外在表现就是蛀牙。糖分一直是引起许多疾病的根源,蛀牙、肥胖、记忆力衰退、皮肤变差、免疫系统下降等等。科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当中,每个由癌细胞组成的肿瘤并非总是相同,有些会汲取大量的糖,而另一些则不会,但仍然生长,所以能避免摄入过多的糖一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