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管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
TUhjnbcbe - 2022/5/28 14:46:00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近年来,在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加,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死亡因素和公共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年全球最新恶性肿瘤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全球新发病例高达万例,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人数亦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首位。同期,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42万例,为中国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之首,占整体女性恶性肿瘤的19.9%。随着精准治疗的不断进步及新药研发,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年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83%,部分地区甚至更高,与发达国家诊疗水平相当。年,国际卫生组织将恶性肿瘤列入慢性疾病管理。年,中国在“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也将恶性肿瘤列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乳腺癌作为发病率与治愈率均较高、生存时间较长的恶性肿瘤,是肿瘤慢病管理的典范。研究统计表明,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非肿瘤因素所致死亡占比逐渐增高,部分人群的非肿瘤因素所致死亡占比甚至超越乳腺癌本身所致的死亡风险,其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乳腺癌人群最常见的非肿瘤死亡因素,尤其是接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导致血脂异常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还可能导致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下降。乳腺癌患者随诊随访过程中常伴随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显著增加患者承重骨骨折风险。发生髋骨骨折后1年之内,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有研究显示,高达50%的乳腺癌患者未能坚持完整的规范内分泌治疗,从而导致疾病复发风险增加。在乳腺癌患者随诊随访过程中,除密切监测复发转移外,更应重视乳腺癌各阶段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伴随疾病,理应强调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健康管理。为进一步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除了落实规范化治疗外,科学规范的患者随诊随访、伴随疾病的全方位管理、跨学科协作、全面康复也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国乳腺癌诊疗领域专家再次携手众多心血管、内分泌、精神健康等跨学科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更新制定版《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以期更细化、具体地落实临床实践,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管理患者。一、乳腺癌随诊随访路径图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长期随诊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的复发与转移、第二原发肿瘤、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相关伴随疾病,并给予规范的指导以促进患者康复。本指南以路径图的形式分别阐述了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主要随诊随访项目(包括乳腺癌疾病随诊随访、伴随疾病随诊随访及不良反应随诊随访)及不同随诊随访结果的处理原则,以及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1/2突变患者的随诊随访要点(图1-4),从而协助临床医师明确掌握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诊随访管理,以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疾病复发风险,减少伴随疾病对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时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进行管理。对于有转移或复发表现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完善分期检查的同时,应将肿瘤转移灶或复发灶的活检作为病情评估的一部分,明确转移或复发的诊断,并再次评估乳腺癌分子分型,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晚期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应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评估抗肿瘤治疗效果,不推荐将单纯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作为更改治疗方案的依据。推荐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每2-3个月评估疗效,化疗的患者每2-3个周期评估疗效。临床医师可以综合考虑疾病进展速度、转移部位等因素,适当缩短或延长评估疗效的时间间隔。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疾病,目前有关男性乳腺癌的相关数据大多来自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高级别证据。总体而言,男性乳腺癌的随诊随访原则可参照女性乳腺癌,但是,乳腺X线检查在男性中的价值仍有待商榷。二、乳腺癌随诊随访管理1.基本随诊随访项目的复查指标和复发处理:目前尚无大型随机研究以支持可平衡患者需求和成本效益的随诊随访方案,临床多依据实际经验制定随诊随访频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乳腺癌诊疗规范(版)》建议的随诊随访内容和频率如下,供临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选择。临床体检:最初2年每3-6个月1次,其后3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每6个月1次;乳腺X线:每年1次;胸片或胸部CT:每年1次;腹部超声:每6个月1次,3年后改为每年1次;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必要时全身骨扫描每1-2年1次;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可每6个月1次,3年后每年1次;应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妇科检查。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项目,患者随诊随访评估指标汇总见表1。2.加强随诊随访项目的复查指标和复发处理:尽管多种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但当患者在随诊随访期间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和体征时,如新发肿块、骨痛、胸痛、持续性头痛、呼吸困难或腹部疼痛等,仍提示可疑复发时,应立即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若怀疑局部复发,则应进行细胞或病理学检查(表2)。三、乳腺癌健康管理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心血管疾病、骨代谢异常、焦虑抑郁等伴随疾病问题日益凸显,治疗期间的各类急性反应在临床上易于识别和及时干预,而远期不良反应的发展则较为隐匿和缓慢,需要在整体健康管理中给予更多重视。慢病管理时代,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乳腺癌相关死亡率,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的非乳腺癌相关死亡率。(一)循环系统1.血脂的管理我国>45岁女性乳腺癌占69.75%,因此,超过半数的乳腺癌患者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期。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除辅助内分泌治疗外,辅助化疗亦会升高乳腺癌患者的血脂水平。有研究显示,含紫杉类药物的方案较仅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方案对血脂的影响更大,在制定化疗决策时有必要考虑对脂代谢的影响,在化疗期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