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管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肺腺癌的血管浸润可预测术后生存结果和全身
TUhjnbcbe - 2022/7/12 15:45:00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文献

今日分享一篇发表在AnnalofSurgicalOncology杂志年的文献,通讯作者是韩国Ulsan大学医学院的HeeSangHwang教授。

背景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只有25-30%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准确的术后复发风险分层是处理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关键。

淋巴管侵犯的存在是几乎所有类型的实体恶性肿瘤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预后指标,包括肺癌。与淋巴管侵袭相似,肿瘤侵袭血管(BVI)可能是肺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然而,BVI(瘤周或瘤内BVI)的位置对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仍在争论中。一些研究表明,瘤内BVI可能与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类似于瘤周BVI;然而,这被其他研究反驳了。此外,考虑到动脉和静脉循环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BVI对预后的影响可能因受累血管类型不同而不同。然而,在肺癌中,根据血管受累类型的生存结果差异很少被评估。

在此,我们评估了BVI本身对手术切除肺腺癌队列的预后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BVI的类型和位置在预后方面的差异。

摘要

背景

血管侵犯(BVI)是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然而,受侵犯的血管位置和类型对预后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评估。

方法

我们检索了Ulsan医院外科切除肺腺癌的例病例资料。重新评估包括BVI在内的临床病理特征。位置(肿瘤中心和/或周围)和受累血管类型(大血管和/或小血管;在标准苏木精伊红玻片上分别检测BVI的动脉和/或静脉,并用vanGieson弹性染色证实。

结果

35%(76/)的病例中发现BVI,超过一半(42/76,55.3%)的病例位于肿瘤中心(瘤内)。BVI的存在与较高的病理分期、侵入性成分的增大、更多的胸膜侵犯、淋巴渗透和通过肺泡间隙扩散显著相关。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中,BVI与较差的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显著相关[OS,危险比(HR)1.92,95%置信区间(CI)1.06-3.48,P=0.;对于RFS,HR2.65,95%CI1.64-4.28;P0.)。根据受累血管的位置和类型,BVI亚组的RFS均明显较差;然而,OS的结果各不相同。

结论

无论其位置或血管类型,BVI的存在是术后生存结果的一个有用的预测因子,应该在病理检查时仔细评估。

讨论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表明,约三分之一的肺腺癌患者谨慎标准组织学检查,与更积极的临床病理的有关参数,如增加检测浸润性肺癌参数,提高病理T和N阶段,和更差的RFS相关。根据受累血管的位置和类型,BVI对RFS的预后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通过调整年龄、性别、AJCC病理分期、淋巴侵袭、STAS和组织学亚型等预后因素的多变量生存模型,证实了BVI对OS和RFS的影响。因此,BVI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组织病理学参数,可以预测患者的生存结果;因此,在对切除肺腺癌标本进行病理评估时,需要仔细评估BVI。

在整个非小细胞肺癌队列和各肺癌亚组,如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亚组中,BVI作为不良预后指标已被报道。META分析也证实了BVI作为预后指标的潜力。此外,最近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指出,对于包括血管侵犯在内的高风险1B期肺癌患者,可考虑辅助化疗或奥西替尼靶向治疗。此外,我们还表明,BVI是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OS和RFS的一个强有力的预后预测因子,更易出现复发(BVI阳性的I期肺癌亚组患者约40%可出现复发),这支持了术后辅助治疗的必要性。由于在没有仔细的组织学评估或弹性纤维染色的情况下,BVI的存在可能很难识别,因此在手术切除的复发风险高的肺腺癌患者时,需要仔细评估BVI。

根据受累血管的位置或类型的预后差异尚未被广泛研究。Shimada等的研究表明,在手术切除的大样本NSLCLC严重中,只有瘤外BVI与患者生存显著相关。然而,其他研究显示,瘤内BVI对预后也有影响。最近一项在动物模型中定位肿瘤细胞内浸润的实验表明,肿瘤中心的肿瘤细胞内浸润可能较为频繁,且浸润的程度与肿瘤的转移潜能有关。我们发现,与无BVI组相比,BVI组的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浸润与更高的复发率和较差的RFS显著相关,这与观察结果一致。此外,我们发现与无BVI组相比,BVI累及所有类型的血管与RFS缩短显著相关。这一发现与以前认为在动脉血流中脱落的肿瘤细胞因其大小而滞留在毛细血管床的观点相反,这可能会阻止动脉血流中的肿瘤细胞扩散到体循环。本研究间接表明,动脉血管中的肿瘤细胞可扩散至全身循环,导致全身复发,这就需要在日常实践中对BVI进行病理学评估。不幸的是,几个小样本量研究中的BVI亚组,如瘤内/周组、大肺门肺动脉组和静脉组,与BVI缺失组相比,OS没有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的良好对照研究来确认这些BVI亚组对患者OS的影响。然而,值得强调的是,BVI可以作为术后RFS的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无论受累血管的位置和类型如何。

在肺癌中使用BVI作为癌症分期因素的可能性已经被讨论过。我们还发现,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中,存在BVI的IA期亚组与IB期亚组的RFS相似。我们还发现,在I期亚组中,BVI的存在与内脏胸膜表面侵犯(PL2)对全身复发的OR相似,这支持了上述建议。尽管有这些发现,BVI在病理分期中的实施有许多障碍,如BVI检测方法的多样性和观察者间的差异性。例如,Okada等发现标准HE染色可能不能准确识别BVI。此外,也不能保证BVI对不同组织学亚型肺癌的预后影响是一致的。Usui证明BVI对鳞癌和腺癌的预后影响不同。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根据明确的定义对BVI进行统一的组织学评估,以接受BVI作为肺癌分期的一个因素。

之前的一些研究采用了额外的vanGieson弹力染色或维多利亚蓝染色,而不是标准的HE染色来显示BVI。如上所述,Okada等认为弹性染色是准确显示BVI状态的必要方法。然而,对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的所有肿瘤切片进行常规的特殊染色程序是费时且不具成本效益的。在目前的研究中,通过仔细检查标准HE幻灯片并进一步确认额外的Gieson弹性染色。此外,我们发现通过常规HE染色鉴定的BVI与术后全身复发和生存结果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即使没有常规的特殊染色,BVI的临床意义仍然存在,通过仔细检查标准HE玻片,BVI可以可靠地识别。

目前的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该研究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队列中进行的,导致选择偏倚。此外,由于队列的回顾性性质,术后和/或复发后治疗方式在血管侵犯亚组中分布不均匀,这可能会扭曲患者的生存结果。此外,由于未进行常规的弹性纤维特殊染色,一些涉及BVI和/或淋巴侵犯的病例可能被忽略,尽管进行了仔细的组织学检查。然而,我们表明,BVI,通过普通筛查和确认方法评估,可以有效地描述术后复发高风险和/或生存结果差的患者,而不管受累血管的类型或位置。因此,我们认为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常规病理诊断时,应仔细检查BVI并严格报告。

编者

早期肺腺癌术后,高复发高转移,真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腺癌的血管浸润可预测术后生存结果和全身